《伏尔泰语录》中有这么一句话: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8月22日,山东枣庄某村,12岁的小雨与14岁的哲哲在家模仿抖音某网红博主,用易拉罐和酒精灯自制爆米花。两人将酒精灯点燃后并未成功,于是将高浓度酒精倒入易拉罐。悲剧就在一瞬间发生,爆燃的火焰导致哲哲全身烧伤,后于9月5日离世。小雨至今仍躺在医院中,虽无生命危险,但面部、两只手臂、腿部也是多处烧伤。
一则短视频,却造成了一伤一亡的惨烈代价,这不仅让人唏嘘不已,扼腕痛惜。孩子不当操作,直接往火源上倾倒酒精的行为有多危险自不必说,事件引人深思之处在于,作为模仿视频的制作者以及短视频平台是否存在过失,对死亡结果也应承担一定责任?
危险视频泛滥,抖音监管缺失难辞其咎
有媒体在报道中提出,对于涉事短视频平台的责任追问,还关系到整个短视频行业的生态以及公众安全。同时,哲哲家人直指孩子是因为模仿抖音平台上的短视频而酿成惨剧。
目前,舆论纷纷将矛头指向了原视频博主“办公室小野”。9月10日, “办公室小野”已做出公开回应,表示将对账号内容进行全面整改,同时愿竭尽所能,为哲哲和小雨的家庭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帮助。
毫无疑问,“办公室小野”确实有责任。然而很多人都忽视的一点是,孩子模仿的其实是抖音上由于监管缺失而泛滥的大量的危险视频,“办公室小野”倒成为了抖音的“替罪羊”。最早被哲哲家人提及的抖音平台,如今仿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迄今为止仍然三缄其口,尚未公开回应这一事件,既没有予以否认,也没有对此说明,如此沉默耐人寻味。
但沉默并不代表无责。正如哲哲姐姐所言,当事博主在视频中并没有进行安全提醒,也没有标注酒精使用的相关提示,两个女孩根本不会判断。这样的危险视频,究竟是怎样通过抖音审核的?
笔者调查发现,在两位少女被烧伤后,她们当初模仿的视频已经被抖音平台下架。但类似易拉罐自制爆米花的,带有危险性质的短视频仍然存在,且大多数没有安全提示。如此乱象,让人不得不担忧,这样的悲剧是否还会再次上演?
事实上,自2018年以来,在抖音平台上各种打着“神技能”旗号的危险视频近两年屡见不鲜,因用户模仿短视频而受伤的事件已发生多起,短视频平台所应承担的责任,也成为越来越绕不开的话题。2018年3月,武汉两岁女童菲菲的爸爸在看抖音时发现一个与孩子互动的翻跟头视频,便进行模仿,谁知爸爸突然失手,使得菲菲的脊髓严重受损,上半身再也无法行动!
具有成熟意识的成年人面对短视频尚无法判定是否安全,更何况短视频平台的青少年用户了。青少年用户对短视频中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本身又处于喜欢模仿的年龄。一旦短视频内容存在问题,这一部分用户就很容易沦为受害者。
在陕西西安,一名8岁的男童因模仿抖音上“胶带粘门”的整人视频,导致6岁的弟弟绊倒摔伤、牙齿受损,下巴一下缝了10针。男孩儿的父亲倍感气愤,并借助媒体渠道表达了对抖音的控诉:平台上类似的恶搞视频比比皆是,尤其对未成年儿童来说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然而平台却没有做出相应的安全提示,实在应追究其审核缺失之责。
对此,抖音停止推荐所有“胶带”类视频,并在去年4月份上线了风险提示系统等,不过,以目前来看这样的风险提示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众多危险视频中仍旧没有标注相关提示。而且抖音每次都是在事故发生之后,才以“亡羊补牢”的姿态做出整改,并不能说服媒体及舆论。
对于抖音此种行径,媒体曾多次发布文章进行批判。新华网曾以一篇《照着抖音过生活“中毒”不浅》的文章痛斥抖音勿要充当青少年的“教唆犯”,敦促抖音履行平台监管责任,加强内部审核,避免挑战法律道德底线及充满危险因素的视频发布。
人民日报也曾发文痛批抖音,抖音若对这些“危险视频”提示不足和整治不力,极容易使其泛滥,一旦这样的视频被更多受众模仿,所带来的隐患是巨大的,尤其是对模仿能力强的未成年人而言,更是直接的戕害,或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
抖音的价值观,并不能由“算法”来驾驭
为何多次悲剧发生后,危险视频仍在抖音平台上为所欲为,甚至被广为分发、屡屡登上视频推荐榜呢?这恐怕与抖音平台“算法为先”的特质分不开。
在算法的加持下,视频热度成为抖音内容推送的首要依据,一些抓人眼球甚至毁三观的视频总是能在抖音上获得更多流量。于是,在抖音设定的“规矩”下,一些内容创作者为吸引流量和粉丝,拍摄博眼球视频,各种包含危险元素、低俗元素的视频也随之涌现,并且引发大量的围观效仿。而抖音即使深知这些内容可能会对用户造成伤害,却依然枉顾视频中潜在的安全隐患、为追求经济利益而对内容监管一再放纵。
在笔者看来,抖音这份任由算法驾驭价值观的心态,才是悲剧屡次发生的真正元凶。
短视频借助了移动互联网的时代风口,其用户量、体量均呈现出野蛮生长的态势。但正所谓“能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短视频平台应该成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工具,而非吞噬安全、无视健康、突破伦理底线的“洪水猛兽”。
对于处处可见的低俗内容、危险视频,抖音或许可以撇清关系,以"算法没有价值观"自辩,但是,算法是没有感情的,如果不进行严格的自我审核及算法优化,只知道一味的追求关注、流量和热度,势必会因算法而付出代价,导致惨剧的再次发生。
一条14岁的生命骤然消逝,一个12岁的花季女孩正躺在病床上承受着难以想象的伤痛折磨。本应该充满生活的快乐和美好的短视频,却酿造出了一个个悲剧。在笔者看来,内容创作者们不能一味的追求关注与流量,要时刻牢记自身作为传播发起者所承担的责任,为大家提供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内容。作为平台方,更要时刻牢记“价值DNA”,在审核阶段必须为广大用户把握好最后一道防线,只有加强审核,才能避免上述悲剧的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