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科技中国网要闻正文

数码相机设置方法和技巧有哪些误区【详细介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2018-12-02 00:11:58  阅读:2535 作者:冯德伦

  拍摄照片有很多技巧,其中就有相当一部分是说相机设置的,这个开放性的技能能提到的技巧多为设置方面的,其余的事情意会不可言传,也就成为不同摄影人特有的一些秘笈了。 虽然相机设置有技巧,但是也有技能点点错了的技巧,不可全信,终究是要探究其原理才能解开疑惑,今天就来说说五个坑你没商量的相机设置误区了。

  数码相机推出之后,摄影技巧也与时俱进地发生变化,除了一些传统的技能外,数码化后更灵活的设置,也让一些老掉牙的技巧淘汰了。例如有了白平衡的设置,以往在镜头前加滤色片来平衡色温的事情就不用做了。新时代有新时代的拍摄技巧。当中自然也会有不少设置上的误区。

  所谓的相机设置误区,无非就是没搞明白相机运作的原理,照葫芦画瓢总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硬要把一些技巧当教科书般使用的话,往往事倍功半,达不到想要的效果。照搬照抄就达到误区坑人的效果了。下面我们说说常常会中招的一些误区。

  白增黑减保平安

  白增黑减的技巧相信不少人都听过,这是用于调整曝光量的一个技巧名词,意思是拍摄亮的地方要增加曝光,拍摄暗的地方要减少曝光。字面上的解释确实是这样,但是实际拍摄的时候如果一味遵循这个原则拍摄的话,就会出问题了。

  白增黑减是相对于相机测光数据来说的,我们知道相机测光的标准是以18%灰,通俗点说就相当于人眼观看不觉得亮也不觉得暗的亮度。一般情况下相机给出的曝光值,曝光指示为0的情况就是18%灰的亮度水平。曝光指示高于0就是亮度大于18%灰,小于0就是亮度小于18%灰。

  因为相机有这样子的曝光特性,所以当拍摄较暗的场景时,相机会自动提亮到18%灰的亮度,拍摄较亮环境时,相机会自动减少曝光量到18%灰的亮度。但是一张照片暗的地方就应该偏暗,而亮的地方也应该显亮。一直使用曝光表指零的曝光值拍摄,得到的照片就会黑的地方和白的地方都显灰的情况。这在拍摄雪景的时候尤其明显,当白雪显灰的曝光时,雪就会显得很脏。

  所以白增黑减说的就是拍摄较亮场景时增加曝光,使得亮部恢复应有的较亮的曝光,而拍摄较暗的场景时减少曝光,使得黑色部分不发灰,还原物体本来的颜色。

  这个道理本来也没有错,但是数码相机上的测光模式显然比胶片时代多得多,在不同的测光模式下,白增黑减的法则会有不同的表现,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另外,遇到高反差的环境,白增黑减就显得更无力了,恪守这个法则去拍摄的话,最终会让你对摄影很泄气。

  出现各种情况,主要是因为相机的宽容度比起人眼差太远,我们只能在亮部与暗部之间取舍,白增黑减的操作原则,最好还是在平均测光下使用,在高反差的环境下拍摄,白增黑减也许也不能满足你的拍摄,这时使用手动曝光,认真考虑一下拍摄效果,决定好了是要保留亮部还是保留暗部再去调整相机曝光值,获得大逆光效果或是剪影效果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有光学防抖就万事大吉了

  有了光学防抖,拍照就不会抖。厂商是这么宣传的,消费者也是这么信的。光学防抖确实挽救了很多以往会出现抖动模糊的情况,不过光学防抖也不是万能的,即便是用上了光学防抖的设备,仍然会有很多抖动的照片产生。

  光学防抖无论是镜头防抖还是传感器防抖,所实现的功能都是都是防止机身抖动引起照片模糊,对慢快门下的拍摄有奇效。注意了,这是说的防止机身抖动造成照片失败,也就是说用上了不能减少你的手颤的坏毛病,但会一定程度地把这种影响降低。所以照片模糊最根本的问题,还是你手抖,光学防抖能减少这种影响,但如果抖得太厉害的话,也是救不了的。

  另外一点就是,厂商的防抖级别通常会说等效于提升多少档曝光,比如现在是1/10s的快门速度,提升3档就是1/80快门速度,那么如果你1/10s下手持会发生照片抖动模糊而1/80s快门下这种情况不会发生的话,就说明这个防抖功能对你是起作用了,如果1/80s仍然端不稳相机,还是会发生照片抖动模糊的,那还是老老实实上三脚架吧。

  快门速度与手持稳定性的关系,有种说法是安全快门应该等于镜头焦段两倍的倒数,即使用50mm镜头时,安全快门是1/100s,意思是使用1/100s甚至更快的快门就能保证你拍摄不会因为手抖而模糊。但事实上这还是因人而异的事情。毕竟对于手颤的人来说,一切都那么不容易。

  此外,光学防抖是主动纠正相机抖动所造成模糊的一种功能,因此在使用三脚架的时候,绝对稳定的机身,光学防抖反而会干扰正常拍摄,画面有可能变得模糊。所以在使用三脚架拍摄的时候,要关闭光学防抖功能。

  用快门优先就能保证快门速度

  单反、无反相机上都有较多的专业档位,除了M档手动曝光档外,还有A档光圈优先以及S档快门优先两个常见的半自动档。和M档比起来,A档和S档在光圈和快门两个参数选择上,其中一项是可以自定义的,另外一项由相机根据测光结果算出。

  半自动挡和手动、全自动档相比较,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又不会很难驾驭,所以不少人喜欢使用。但S档快门优先的功能,不少人对它是有一定的误解的。和A档光圈优先相比较,对环境的要求更苛刻,所以使用S档拍不出想要的效果太正常不过了。下面详细说说为什么。

  快门优先解释为快门参数可自由设置,光圈值由相机自动设置。这让很多人觉得快门优先就是快门值可以随意设置,需要抓拍的时候设置一个高速快门就能拍到要抓拍的东西。但是和光圈优先不同的是,光圈优先硬件上的瓶颈较少,自动设置的快门参数通常可以由30秒-1/8000秒,无论光圈设置在哪一档,大部分的场景都能支持相对应的快门值。

  而S档快门优先,自动设置的是光圈参数,倘若设置的快门速度较高的话,就要求环境光线和镜头光圈两方面都能满足条件了。大光圈的优势很多,但大光圈镜头的价格也十分昂贵,抓拍飞禽走兽的话快门必须在1/500s以上,环境光线不佳的情况下,没有较大的光圈支持,快门优先档拍摄的效果往往就是欠曝的。

  这个时候也不用吐槽S档位坑爹,相机性能有高低,毕竟产品都有极限,只是大光圈显得更加来之不易,在使用快门优先档的时候受限更多罢了。S档在阳光充裕的地方还是可以顺利拍摄的。而想用S档不那么受限的话,可以更换更大光圈的镜头来放宽限制。

  AF-C功能实现追焦大业

  单反、无反相机的对焦模式通常有多种,分类的话可以分为单次对焦和连续自动对焦。这两种对焦功能分别对应不同的拍摄类型。单次对焦适用于一般拍摄,以拍摄静止物体为主,而运动物体的抓拍,以厂商的说法,是建议使用连续自动对焦功能。

  AF-C就是我们通常说的连续自动对焦,按下对焦按钮后,相机会启动镜头对焦马达,并且在松开按钮前都会保持追焦状态,当画面中的物体有移动的时候,会保持 合焦 在物体上。主要用于动态物体的抓拍。

  AF-C功能通常配合高速连拍,使得抓拍高速运动的物体时,每一张照片都能合焦。这是大家对AF-C功能的认识,但往往实际使用的时候,连拍的照片当中会有一部分是脱焦的。这并不是说AF-C功能虚有其表,实际操作不实用,而是这个功能需要有很多方面的配合。

  厂商说的对焦性能通常只是说对焦传感器的对焦反应速度,但实际的对焦速度是由相机的对焦反应速度以及镜头马达的驱动能力所决定的。因此AF-C功能的失常,很可能是由于镜头马达的驱动速度不足,使得镜头还未能合焦到应处的焦平面,物体就已经离开了。

  单反相机、无反相机的不同种类镜头结构不同,所使用的马达技术也不同,超声波对焦马达在对焦速度以及对焦反应上都要更优秀一些,而无反相机因为镜头更为小巧的缘故,驱动上比单反镜头更加灵活,因此就AF-C功能上,今天的无反相机甚至比单反相机有更好的表现,这一点也在视频拍摄方面有所体现。

  因此,AF-C功能的应用更适合拍摄那些在焦平面附近小范围移动的运动物体,而水平于镜头的的运动物体,有可能因为移动速度太快导致连续追焦功能跟不上物体运动速度而脱焦。

  单反拍视频用自动对焦功能

  视频拍摄支持自动对焦是摄像机的最基本要求,但在单反相机上,这个功能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似乎仍然不是很成熟。不少朋友听说单反相机拍视频效果好就趋之若鹤地购买,回到家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好用的摄像装备。

  单反相机因为对焦原理与摄像机甚至与卡片相机都不一样,所以视频拍摄功能虽然推出了很久,一直没有支持连续自动对焦功能的单反相机,只支持单次对焦的操作,即按一次对焦键合焦一次,不会在拍摄过程中连续自动对焦。

  今天的单反相机终于在连续自动对焦功能上有了较大的进步,对焦支持连续自动对焦了,但整体效率还不是很高,主要由于不同镜头的驱动技术不同,加上相机寻焦点的方式有异于摄像机,所以单反相机在使用连续自动对焦时,效果仍然没有摄像机或是无反相机那么好。厂商也在不断更新新款镜头的驱动马达技术,但毕竟不可能全部镜头都更新一遍,单反相机受限于系统硬件,始终不能很好地发挥视频连续对焦功能。

  单反相机拍摄视频显然不能像使用摄像机那样,不过视频效果上确实更出色,如果想获得如同摄像机一般的使用体验,要么加装各种摄像附件,要么有精湛的摄像功底,显然都不太适合普通用户,所以想着有单反效果又有好的视频拍摄体验,那么最近火爆的无反相机更合适一些。

  总结: 相机设置无论是经验之谈还是照搬说明书来使用,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功能上的失误,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要搞明白这些有些难。这里只能说,相机也是有极限的,超过了就会出现各种问题,而且相机不会像人脑那样分析思考后自动调整参数,这就需要我们更敏感地感受拍摄环境,以经验来设置相机了。

  以上就是关于 五大数码相机设置技巧误区 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